聚焦学习素养,变革育人方式 ——怒江中学项目化学习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市怒江中学

20201127日下午,怒江中学项目化学习推进会在二楼多功能厅召开。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导主任尤佳老师主持。

回顾篇

第一部分,先由五位暑期参加PBL项目化学习的老师分享他们的案例。

综合理科组侯俪俪老师通过案例《化学学科PBL项目成为我的教学“催化剂”》,让我们感受到,项目化学习成了她教学的 “催化剂”,催生了学习形态的变化、解决问题方法的变化、育人方式的改变。

综合理科组的另一位老师吉向琳的案例《真实情境下的问题驱动,让学习变得更精彩——<以绍兴和兰州为例探究沿海和内陆城市的昼夜温差秘密>项目化学习初探心得》中,最突出的是“实验”和“探究”。可以看出她尝试将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实验探索、科学态度与责任等自然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渗透在项目化学习中。

艺体组的夏云老师分享的案例是《PBL项目,让我们的面塑创意如花绽放》,她设计的融合美术、面塑的项目化学习中聚焦学习过程,凸显核心知识与能力,对于艺术素养中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和文化理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体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让老师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语文组俞青老师在她的案例《让阅读变为真正的“悦读” ——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初探》中,从关注核心知识、确定学习内容,到梳理问题链、设计学习环节,再到拓展延伸,引导深度学习,为大家展示了语文学科项目化的一种尝试。

拓展探究组长俞俊老师从另一种角度为我们带来跨界融合的项目化学习。在她的主题分享《且思且行,跨界融合,助力学生思维升阶——基于学科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实践反思》中,介绍了两个案例: “黄酒雪糕DIY”展示了面向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过程,而“水中微世界”则突出了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跨学科深度融合的尝试。俞俊老师幽默地称“PBL”是“跑不了”的挑战,是大势所向。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边学边实践,在“尝试——反思——调整——改进——再尝试”的循环中摸着石头过河。

展望篇

所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一部分的回顾反思之后,尤佳老师用一个生动的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怎样铺设校园草坪”,向大家展望了怎样在基础学科中融合项目化学习的范本。在这个案例设计中,巧妙地利用“怎样给学校一块闲置的不规则空地铺设草坪”作为驱动性问题,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空地面积、网络查询草皮价格性能并进行对比、进行成本核算、咨询草坪铺设方法并实地操作等一系列过程中融合了单位换算、比例尺、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分解组合等数学知识和方法,且用到了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数学素养涵容其中。这个案例也为大家后阶段进一步在学科中融合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副校长汪岭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项目评价的设计需要在项目启动前师生共同商议;项目成果的设计不仅要关注成果有没有,更应关注学习是否真正发生。

最后,貟广秋校长充分肯定了大家前阶段的工作。并提出,希望大家能在认真学习第二届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峰会的专家讲座,以及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进一步改进和深化。

项目化学习,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式,为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期待在学科项目化设计的实践中,怒江人能活力四射、异样精彩!